春日多倫多2:韓國城

這一次來多倫多,我為自己訂下一個明確的目標:吃美食,而且是亞洲美食!蒙特婁雖然有些亞洲人口,道地的亞洲料理卻有限,更不用說全是白人的維蒙特小鎮了!嘴饞了很久,如今有機會造訪亞洲人口高達五十萬的多倫多,怎麼可以錯過?來到多倫多後,果然發現四處是亞洲餐館,遠足路經位在Yonge街和College街交叉口上的複合式建築College Park,我進去逛逛順便歇歇腳,被地下一樓的Metro超市琳瑯滿目的熟食區吸引了眼光,日式天婦羅和生魚片、韓式烤肉和泡菜、中式燒賣和椒鹽肉排,每一樣都讓人看得垂涎,Metro超市蒙特婁也有,卻沒賣這麼多亞洲食物,我繞來繞去捨不得離去,要不是因為已經計劃了午餐的去處,早選上好幾盒便當享用個痛快!

出門前我要帥哥J查查泡菜國人的blog是不是推薦了哪些韓國料理,他找到一家,評價很高,J其實也去過,不過他說:「蒙特婁的韓國料理就很好吃啦!」我聽得半信半疑,但決定把它當作在多倫多第一天的第一頓飯。從College Park出來,我往Bloor街上的韓國城Korea Town前進,以為腳力一定能夠負荷,殊不知走了半天肚子越來越餓,乾脆在Bay街隨意跳上一輛路面電車Street Car,司機好心告訴我幾站後換乘地鐵後可以抵達,我於是輕輕鬆鬆花了3元,在高端精品店林立的Bloor和Bay交叉口下了車,下地鐵站搭乘綠線地鐵。和蒙特婁地鐵用的歐規窄軌車廂不同,多倫多地鐵用的是北美規格的寬軌車廂,也乾淨得多,不過它的路線還太少,跟僅有四線的蒙特婁一樣,能服務到全體市民嗎?

四站後就到了韓國城所在的Christie站,一爬出地面,風景跟方才精品街的氣派就大不相同了,建築物變矮,路面變窄,路樹稀疏,令人吃驚的是,所有的招牌都成了泡菜文,人行道上全是泡菜國人!此起彼落的泡菜語在耳際響起,我一邊打量一邊想笑,泡菜國人去了哪兒都長得一樣,老太太們一式短鬈髮,年輕男女丹鳳眼、簡約打扮和時尚雜誌無異,我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,蒙特婁只有五千泡菜國移民,Sherbrooke街上兩三家超市聚在一起就成了大家定期光顧的據點了,多倫多卻發展一大條路段成了韓國城,別說超市,書店、雜貨店,連泡菜國風格婚紗店都有,如果不是我認不得泡菜文,說不定還看得見整型診所喔!

這畫面挺有披頭四“Abbey Road”專輯封面的影子,泡菜男們看我拍照就把臉遮起來了。

午餐目的地Buk Chang Dong Soon Tofu「北昌洞嫩豆腐煲」一會兒就到了,聽說美國有一家同名的連鎖店,原來北昌洞是泡菜國古時的大米集散地,在以物易物的年代囤米就像囤鈔票,北昌洞成了財富的代名詞,這大概和蒙特婁一家中國餐廳取名「金豐」是一樣的道理吧?一進門,木製桌椅上早坐了許多客人,至少七、八個繫著黃色圍裙的年輕男侍者忙得奔來跑去,一個人好安排,我被引到角落的雙人座去,興奮地打開菜單看,果然很多種類的嫩豆腐煲呢,有趣的是把辣度從微辣到強辣分成了五個等級,侍者端來熱茶和小菜,我點了海鮮嫩豆腐煲,問到底多辣好,他笑:「我是韓國人,五級也不怕!」我只好選了二級,點菜後環顧四周,門口有人排隊,好多洋人也來吃!沒多久,我的海鮮嫩豆腐煲端來啦,小小的桌面上立刻擺滿了大鍋小鍋,一口口期待已久的美食吞下肚,開心極了!

「北昌洞」的外觀

甜豆、辣蘿蔔絲、涼拌豆芽、泡菜,都是常見的泡菜國小菜,或許因為特別下飯,吃完了店家也源源不絕提供,雞蛋是接下來得打到嫩豆腐煲裡去的。

我的二級辣海鮮嫩豆腐煲,雖然辣得不太痛快,趁湯還滾沸就得把蛋打下去翻攪,用筷子挑開表面的嫩豆腐,底下有蝦、蛤蠣、貝類,整鍋湯都很鮮美。

紫米飯倒在滾燙的石鍋中,成了鍋巴,再澆上熱水,就成了粥。

這頓飯好吃極了,不過J說得沒錯,我終於發現蒙特婁幾家由泡菜國移民兢兢業業經營的餐館也很出色,不輸多倫多!撐著肚子走到櫃檯,和笑咪咪的媽媽桑結帳,北美的每一個韓國餐館好像都有一位媽媽桑,一邊忙碌管帳、一邊招呼客人,畢竟泡菜國文化裡母親是掌管廚房的角色嘛!門口的報架上有移民社區的免費報紙,我拿了兩份想帶回去給J看,在韓國城散了一會兒步,我轉身去Christie地鐵站搭車,回旅館準備去研討會報到囉。那天晚上遇到了在紐約州任教、老家在多倫多的Jeff,聽說我去了「北昌洞」,非常佩服:「太巧了,那是我最喜歡的韓國餐館耶!」我得意洋洋,海鮮嫩豆腐煲為身體供給了充足了燃料,全天元氣滿滿!

發表留言